中華基金中學


教師團隊身體力行付出

 助學生發掘更優質個人發展路向

採訪:符以達

中華基金中學,創辦於2000年,位於東區小西灣。學校讓學生確立正面的價值觀,不斷追求卓越;在學習及社會文化教育上養成正確的態度,發展專業才能,追求終身學習;培養責任心和投入感,成為未來社會具教養及開放思維的理想公民,共創未來。何廸信校長,連同龎英豪老師、鍾桌鴻老師及曾家灝老師,在專訪中分享。


跨學科學習

學校在跨學科學習上走得很前,何校長及老師團隊在專訪當日帶領義工記者參觀校園,展示多個科研實驗室。龎老師、鍾老師、曾老師首先不約而同表示,期望學生在個人發展方面成長,並指做專題研習的過程中,期望同學面對同樣目標,都以不同的切入點的方法去完成,啟發思維。「以跨學科及專題研習方式學習,學生只需要集中投入少量高質素的研習功課,效果貴精不貴多。」何校長表示,實行跨學科學習,最大原因是希望學生能夠投入學習,更重要是提高學習動機和效能。同時,學校在STEM的基礎上,加上 R 及A,推動ST R EAM教育 :「 R -Reading and w R iting 閱讀及寫作」,致力提倡廣泛閱讀和創意寫作,讓同學把語文靈活運用於不同的學術範疇之中; 「A-Art and Design 藝術及設計」,學校同時推廣傳統藝術及嶄新數碼藝術,培育學生創意思維及對美學的追求,強化並完善跨學科學習,成就全人發展。


「學習以學生為本,發展以老師為本」

「有時候老師和同學一同在實驗室嘗試新事物,不知不覺間做到晚上七時多。老師甚至在同學離開後,繼續把實驗完成,直至九時至十時左右才離校。」何校長舉例分享同學對實驗充滿熱誠,同時老師也完全自發地付出,強調「啟發學生前必須先啟發老師」。學校提倡「學習以學生為本,發展以老師為本」,一切教學創新的源頭,首先令老師取得突破性的發展。但要投放資源來發展老師,何校長分享對老師有一定要求,有兩大原則:
一,熱誠。何校長着重老師的價值觀,是否認同專題研習(Project Learning)的學習方式,並願意花更多時間幫助學生成長。
二,勇於挑戰。「老師可以很安穩,也可以很辛苦,取決於自己的信念。」何校長鼓勵老師保持衝勁,除了助同學升讀大學外,更要與學生一同面對挑戰,實現抱負。


重視語文表達能力

語文學習上,學校對中英文科的教學強調廣泛閱讀及開口表達。中文科課堂,中一及中二以「普教中」形式上課,中三至中六才改為廣東話形式,原因是讓同學緊貼未來大趨勢,日後無論在香港還是國內發展,學好普通話有助提升競爭力;英文科學習,首先把「閱讀」分拆成獨立課堂,目的培養學生閱讀習慣,最低限度讓學生不抗拒閱讀英文。另外,無論學習中文或英文,何校長非常重視表達力:「其中學校悉心安排英文會話課堂,要求每位同學都需要開口表達,進行小組討論。語文應用非『構思如何講』,而是需要『行動表達出來』。」


品德教育以「愛」為中心

品德教育上,何校長強調以「愛」為中心:「我們經常老土地說,同學們需要愛人如己,和而不同,互相尊重。」這份「愛」除了在校內宣揚,更延伸至校外,把優良文化傳揚開去。「有時坐小巴回校,下車時聽到有人向司機說『謝謝』,我望一望那些人正是身穿中華基金中學的學生。」何校長經常親身見證同學主動開口感謝司機,看到這些舉動感到非常欣慰,因為同學們能夠把感恩文化展現。


喜見想法「互相衝擊」

義工記者問及何校長怎樣看待教師團隊們,需要「朝着同一方向進發」,他的回應是「不一定!」。何校長進一步解讀:「如果全部人真的同一方向進發,我認為有危險出現。相反,我認為團隊內需要更多元化的想法,一起互相衝擊,然後作出決定,並腳踏實地去實踐。」最後,何校長表示感恩,因為看到老師團隊們非常努力做「人」的工作,栽培未來下一代。他認為「人」比「設施」重要,因為一切事物發展有多先進,其實源於「人」的智慧和研究成果。因此他非常重視每一位老師和學生、甚至家庭,他們永遠是排在第一位。

©香港優質家長學會 Total Quality Parenting Institute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