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主教喇沙會張振興伉儷書院

培育學生成為社會上的「好人」

是學校最大的使命

採訪:符以達

是次專訪,對義工記者符以達先生來說非常特別,因為對象學校是他的中學母校。專訪對象也是他當年就讀時期的校長--李兆華校長。對符先生來說,整個專訪過程就像回到學生時代,聆聽李校長的分享,強烈感受到學校仍然充滿人情味。


奉行喇沙精神,推行全人教育

下午放學時間重回張振興伉儷書院,與數年前一樣,副校長和老師都站在校門歡送同學下課離開學校,人情味仍然滿滿的。張振興伉儷書院,天主教喇沙會學校,提倡人文及基督教育,本著喇沙信德熱誠的精神辦學。李校長很快就指出,為何喇沙會背景對學校的教學定位如此重要。聖約翰喇沙創辦喇沙會,宗旨提倡「Education for all」,甚至是「Education for the poor」。「Poor」的意思並非單單指金錢,還包括人品和態度。「即使一位學生懶,可否教到勤力呢?或者家境不好,是否可以扶持、讓小孩同樣能夠接受教育呢?」李校長帶出現今香港的教育情況。「特殊教育需要(Special Education Needs,簡稱SEN)」學生,全港有超過四萬個,而張振興有一百多位。不管經過面試還是統一派位入讀,校方都幫助他們融入學校和快速成長。「很多SEN學生只是基因造成,不代表智力不佳,只要學校和老師用心幫助,所有學生都能正常地成長。」這正正更突顯出李校長和學校對教育的執著,即使有學生學習進度不夠快,才需要學校和老師的輔助。因此張振興強調關愛校園,多方面推動同學融入校園,例如大力推行中一輔導班和舉辦中一學習營等等。


校長喜愛追求進步,鼓勵資源發揮最大效力

各項體育競爭是張振興的強項
各項體育競爭是張振興的強項
學校的綠化天台,宣揚環保意識
學校的綠化天台,宣揚環保意識

「人不是完美,我是一位很喜歡進步的人。別人會說你又不是奧巴馬,為什麼經常要change?但如果對學生有幫助,我很樂意調整學校政策。」李校長一生喜歡教育事業,小學六年班開始已經為其他小朋友補習,後來做過夜校老師、學校老師,也做過考評局改卷,把一生奉獻在教育。即使已經成為學校校長,經驗之多但仍然樂於聆聽和採納老師以及學生的建議。只要對學生有幫助,他不介意調整已定好的政策,甚至大膽投放資源讓學生發揮。綠化天台、綠色食堂、飯堂洗碗機......這些都是近年運用外部資源落成。張振興並非擁有很多很多資源的學校,但在李校長立場裡,覺得最重要用得其所,真正讓學生受惠。例如學校在體育成績特別出眾,包括培育出香港100米賽跑紀錄保持者、馬拉松首席跑手、香港足球代表隊成員等,但學校並不會投放太多資金在某一項目,如重金禮聘教練,而是合理分配各項發展。資源安排上更多鼓勵同學獲得更多實戰經驗,例如組織和友校定期進行各項體育運動友誼賽。

老師的教學上,李校長不斷提出新政策,務求提高教學質素,讓同學受惠。「我會定期考核老師,其中一個方法是要求老師簡述每位學生的成長進度,並作出適當指導建議,看看老師是否深入了解自己的學生。」李校長提到,每位學生都是獨立個體,人人都有各自合適的教導方法。對於提拔老師的看法,李校長再次提到喇沙精神:「聖若翰喇沙所說的信德熱誠,指的是老師。學校選擇老師的最大因素,最重要還是看對教育是否有熱誠。」


家教會角色,是為學校建立良好口碑的好辦法

問到關於學校與家長的聯繫,李校長不得不提到張振興的家長教師會。1992年,學校的家教會正式成立,而首三屆,主席一職由當時還是老師的李校長擔任,甚至到1998年仍然由校方向家長們匯報學校最新情況。李校長表示完全不介意家長提問任何問題,最重要是家長願意投入去了解更多。而家長從一開始以參加者角色,參與學校各種活動,到後來慢慢完全接手學校的家教會。直到現在,張振興很多活動都由家長來主持帶領,例如「親子閱讀計劃」。家長代表甚至代表學校,向其他家長和新生家長等發言,以第一身角度解答疑問。當然,要得到家長的支持前,首先校方必須給予家長信心 。「學校要給家長希望,中一新生剛入學就算根基不好,起碼讓學生和自己比較的過程中獲得進步。」正如李校長所說,家長一旦願意用心了解和支持學校,很多問題都得以解決,每位家長都是學校的「好幫手」,因為家長們站在更客觀的角度思考,更明白廣大家長的疑問和感受。


學生懂感恩最感欣慰,學校大門永遠為畢業舊生打開

李校長非常樂意與畢業舊生聊天分享,談到不同畢業舊生的經歷時,即使簡單一件事情,他也非常雀躍。「有一位畢業舊生帶著老婆和兒子回校探望校長老師,他現時40多歲,剛成為合資格會計師。」李校長表示,可能很多學生中學階段已經部署考取各種專業資格執照,相比之下這位畢業舊生的職業道路走慢了,但其實他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經歷,最終達到自己的目標,李校長仍然充滿成功感。另外,有一位畢業舊生在便利店工作,到學校40週年校慶時,他作出捐款支持。「你為什麼40週年校慶才回來學校呀?」李校長對該畢業舊生表示「其實你不用捐款,只要多回校探望老師,我就最開心的。」張振興過往也有不少學生在公開考試考獲優良成績甚至狀元,但與此相比,成績普通但懂得感恩、並經常回校探望老師的學生,李校長更希望看到後者。男生一般沒女生早熟,很多男生中學階段更喜歡到處探索走動,相反讀書方面不及女生勤奮,因此對於男校的張振興學生來說,很多學生到踏足社會才開始自己的舞台,很多更是大器晚成。李校長深深體會到這一點,但他表示只要學校培育出一位學生是「好人」,貢獻社會,這就是成功了。

©香港優質家長學會 Total Quality Parenting Institute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